籔字的意思和解釋

sǒu shǔ

⺮部 共21畫 上下結構 U+7C54 CJK 基本漢字

⺮ 部

21 畫

15 畫

上下結構

314314251125125313134

sǒu,shǔ

sou2

8844.8

U+7C54

E7B194

HLVK

TLVT

籔字概述

〔籔〕字拚音是(sǒu,shǔ),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1畫

〔籔〕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數)組成。

〔籔〕字倉頡碼是HLVK,五筆是TLVT,四角碼是8844.8

〔籔〕字統一碼UNICODE是U+7C5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828,UTF8:E7B194

籔的意思

sǒu ㄙㄡˇ

基本解釋

淘米的竹器。

shǔ ㄕㄨˇ

基本解釋

古代計量單位,十六鬥為一籔。

籔的國語辭典解釋

shù ㄕㄨˋ

詳細解釋

量詞。古代計算容積的單位。十六鬥稱為“”。

《玉篇 · 竹部》:“䉤,十六鬥曰䉤。”

sǒu ㄙㄡˇ

詳細解釋

過濾米的竹器。

《說文解字 · 竹部》:“䉤,炊䉛也。”清 · 段玉裁 · 注:“本漉米具也。既浚幹,則可炊矣。故名炊䉛。”

籔的兩岸詞典解釋

shù ㄕㄨˋ

詳細解釋

量詞。古代用來計算容積。十六鬥稱為“”。

shù ㄕㄨˋ

詳細解釋

《書》過濾米的竹製器具。

籔字的翻譯

bamboo basket

ソウ ス シ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