緄字的意思和解釋

gǔn hùn hún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7DC4 CJK 基本漢字

⺯ 部

14 畫

8 畫

左右結構

55444425111535

gǔn,hùn,hún

gwan2

2691.1

U+7DC4

E7B784

VFAPP

XJXX

緄字概述

〔緄〕字拚音是(gǔn,hùn,hú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緄〕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糸昆)組成。

〔緄〕字倉頡碼是VFAPP,五筆是XJXX,四角碼是2691.1

〔緄〕字統一碼UNICODE是U+7DC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196,UTF8:E7B784

緄的意思

gǔn ㄍㄨㄣˇ

基本解釋

見“”。

緄的國語辭典解釋

gǔn ㄍㄨㄣˇ

詳細解釋

繩、帶子。

《詩經 · 秦風 · 小戎》:“交韔二弓,竹閉緄縢。”漢 · 毛亨 · 傳:“緄,繩。”《晉書 · 卷二五 · 輿服誌》:“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以彩組為緄帶。”

一種縫紉的方法,沿著衣服的邊縫上布條、蕾絲等做裝飾。

緄一道邊。

緄的兩岸詞典解釋

gǔn ㄍㄨㄣˇ

詳細解釋

1.縫紉方法,沿著衣物的邊緣縫上或鑲上布條、帶子等。

緄邊。

2.《書》編織而成的帶子。

交韔二弓,竹閉緄縢(《詩經‧秦風‧小戎》)。

緄字的翻譯

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

Kordel, Kord (S)

cordon, ceinture brodée, coudre

コン ゴ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