绲字的意思和解釋

gǔn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EF2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55125111535

gǔn

gwan2

2611

U+7EF2

E7BBB2

VMAPP

XJXX

绲字概述

〔绲〕字拚音是(gǔ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绲〕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糸昆)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绲〕字倉頡碼是VMAPP,五筆是XJXX,四角碼是2611

〔绲〕字統一碼UNICODE是U+7EF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498,UTF8:E7BBB2

〔绲〕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绲的意思

gǔn ㄍㄨㄣˇ

基本解釋

織成的帶子。

繩。

一種縫紉方法,沿著衣服等的邊緣縫上布條、帶子等(亦稱“滾邊”)~邊。

詳細解釋

名詞

1.織成的帶子。

,織帶也。從糸,昆聲。 《說文》竹閉縢。 《詩 · 秦風 · 小戎》。傳:“繩也。”帶。 《後漢書 · 南匈奴傳》。注:“織成布也。”

band; tape;

2.通“

3.帝王及公侯的禮服。

當窮台,鬆僑協軌。 漢《領校巴郡太守樊敏碑》

robes worn by the emperor;

4.袞職,三公之職。

維時假階,將受職。 漢《衛尉卿方碑》

high-rank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5.通“”( kūn )。後代子孫。

於是刊碑,以示後 漢《綏民校尉熊君碑》

descendants;

動詞

1.用帶子保護、加強或裝飾 。

在褲口上緄一條邊。

band;

2.用彩帶或花邊裝飾 。

在裙子上緄上花邊。

trim;

绲字的翻譯

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

Kordel, Kord (S)

cordon, ceinture brodée, coud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