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字的意思和解釋

yáo yóu zhòu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7E47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7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4433112523554234

yáo,yóu,zhòu

jau4

2279.3

U+7E47

E7B987

BUHVF

ERMI06 ETFI98 ERMI86

繇字概述

〔繇〕字拚音是(yáo,yóu,zhò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繇〕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䍃係)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繇〕字倉頡碼是BUHVF,五筆是ERMI06 ETFI98 ERMI86 ,四角碼是2279.3

〔繇〕字統一碼UNICODE是U+7E4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327,UTF8:E7B987

〔繇〕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繇的意思

yáo ㄧㄠˊ

基本解釋

隨從。《説文•係部》“䌛,隨從也”

草木茂盛貌。也作“”。《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通“”。徭役。《商君書•徠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

通“”。搖動。《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

通“”。歌謠。《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

通“”。遠。《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堯、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

介詞。相當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係,本義:隨從。

2.同本義。

魯顏無 《史記 · 弟子傳》

follow;

3.動搖。

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 《史記》

shake;

名詞

1.力役,通“”。

者揭钁,負籠土。 《淮南子 · 精神》。高注:“繇役也。”每吳中有大役及喪。 《史記 · 項羽本紀》減太官,省賦。 《漢書 · 景帝紀》

繇戍(遣民到邊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為朝庭服勞役的義務。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為使者);繇賦(徭役和田賦捐稅)

slave;

2.通“”。歌謠。

參人民俗。 《漢書 · 李尋傳》。顏師古雲:“繇,讀與謠同。”

繇俗(歌謠風俗)

rhyme;

3.古族名 ,秦漢時閩越族分為繇和東越兩部。

Yao nationality;

4.姓。

形容詞

1.茂盛;草茂盛。

厥草惟 《書 · 禹貢》

luxuriant;

2.通“”。遠。

是以其期,足以日也。 《荀子 · 禮論》

remote;

3.另見 yóu;zhòu。

yóu ㄧㄡˊ

基本解釋

通“”。介詞。自;從。《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

通“”。介詞。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通“”。經過;經曆。《漢書•胡建傳》引黃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

通“”。辦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

通“”。用。《呂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

通“”。隨;聽從。《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

通“”。道理,道術。《爾雅•釋詁下》:“繇,道也。”

通“”。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

同“𨙂”。疾行。《廣韻•宵韻》:“𨙂,疾行。又音由。或作繇。”

閑適貌。《漢書•敘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

憂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

水名。《漢書•地理誌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

詳細解釋

介詞

從,自 繇膝以下為揭,繇膝以上為涉。——《爾雅》 蓋聞天道禍自怨起而福繇德興。——《史記·文帝本紀》

from;

動詞

1.通“”。

近者陸子優 《漢書 · 文帝紀》

roam;

2.通“”。經。

適於治之路也。 《漢書 · 董仲書傳》塚宰。 《漢書 · 魏相傳》。顏師古雲:“繇,與由同。”朐汏輈。 《左傳 · 昭公二十六年》

pass through; by way of;

3.另見 yáo;zhòu。

zhòu ㄓㄡˋ

基本解釋

通“”。卦兆辭。《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

詳細解釋

名詞

1.通“”。古時占卜的文辭。

成風聞 成季之 《左傳 · 閔公二年》

繇詞(卦兆的占詞。繇,通“”);繇文(占卜的文辭)

divinatary words;

2.另見 yáo;yóu。

繇的國語辭典解釋

yóu ㄧㄡˊ

詳細解釋

zhòu ㄓㄡˋ

詳細解釋

古代占卜的文辭。

《左傳 · 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 · 潘嶽 · 西征賦》:“既定鼎於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yáo ㄧㄠˊ

詳細解釋

勞役。

《漢書 · 卷五 · 景帝紀》:“減太官,省繇賦。”

繇的兩岸詞典解釋

yáo ㄧㄠˊ

詳細解釋

1.《書》勞役。通“”。

2.《書》民間文學的一種,可以隨口唱出而不用樂器伴奏的韻語。通“”。

yóu ㄧㄡˊ

詳細解釋

1.《書》通“”。

2.姓。

zhòu ㄓㄡˋ

詳細解釋

古代占卜用的文辭。

繇辭、繇文。

繇字的翻譯

reason, cause

Zwangsarbeit (S)​, bewirken, hervorrufen

cause, comme, encore, suivre, florissant

ヨウ ジュ ユ ユウ チュウ うらかた えだち したがう よ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