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字的意思和解釋
罕
⼲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7F55 CJK 基本漢字
罕字概述
〔罕〕字拚音是(hǎn,h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幹)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罕〕字倉頡碼是BCMJ,五筆是PWFJ,四角碼是3740.1。
〔罕〕字統一碼UNICODE是U+7F5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597,UTF8:E7BD95。
〔罕〕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罕的意思
罕 hǎn ㄏㄢˇ
基本解釋
①稀少。稀~。~見。~儔(很少與之相比的)。~世之寶。人跡~至。
②古代稱捕鳥用的長柄小網。
③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西漢字形,從“罓/岡”,“干”聲。本義:捕鳥用的長柄小網。
2.同本義。
䍑,網也。《說文》罕車飛揚。 揚雄《羽獵賦》畢曰罕車,主弋獵。 《史記 · 天官書》
罕車(載有獵狩等網具的車;星宿名,畢宿的別名。因畢八星排列如網,故名)
bird net;
3.旌旗名
雲罕九遊。 張衡《東京賦》
罕旗(古代帝王所用的旗幟。旗有九斿,或有九旒);罕畢(古代帝王儀仗之旗)
flag;
形容詞
◎稀;少 。
叔發罕忌。《詩 · 鄭風 · 大叔於田》罕見曰聞名。《禮記 · 少儀》蓋以罕書也。《公羊傳 · 桓公六年》則功築罕。《穀梁傳 · 莊公二十九年》子罕言利。《論語 · 子罕》人之罕至。宋 ·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與人罕言語。明 · 魏禧《大鐵椎傳》
罕物(希罕的、名貴的物品);罕事(少有的事);罕倫(很少能夠與之相比);罕聞(很少聽說);罕發(很少發生)
rarely; seldom;
罕的越南字釋義
罕
◎同“釁”。
罕的國語辭典解釋
罕 hǎn ㄏㄢˇ
詳細解釋
名
1.用來捕鳥的長柄小網。
《說文解字 · 網部》:“罕,網也。”清 · 段玉裁 · 注:“《吳都賦》注曰:‘罼、罕皆鳥網也。’按,罕之製蓋似畢。小網長柄。”
2.旌旗。
《史記 · 卷四 · 周本紀》:“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新唐書 · 卷二三 · 儀衛誌上》:“自絳引旛以下,執者服如黃麾。執罕、畢及幢者,平陵冠、朱衣、革帶。左罕右畢,左青龍右白虎。”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罕虎。
副
◎稀少。
南朝梁 · 鍾嶸《詩品序》:“每苦文煩而意少,故世罕習焉。”清 · 魏禧《大鐵椎傳》:“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
稀罕、罕見、罕聞。
罕的兩岸詞典解釋
罕字的翻譯
rare, scarce; surname
rar , selten (Adv), Han (Eig, Fam)
rare
カン ま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