胕字的意思和解釋
胕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80D5 CJK 基本漢字
胕字概述
〔胕〕字拚音是(fǔ,fū,fú,zhǒ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付)組成。
〔胕〕字倉頡碼是BODI,五筆是EWFY,四角碼是7420.0。
〔胕〕字統一碼UNICODE是U+80D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2981,UTF8:E88395。
胕的國語辭典解釋
胕 fú ㄈㄨˊ
詳細解釋
形
◎浮腫。
《集韻 · 平聲 · 虞韻》:“胕,腫也。”《山海經 · 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晉 · 郭璞 · 注:“治胕腫也;音符。”《黃帝內經素問 · 卷二〇 · 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唐 · 王冰 · 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
胕的兩岸詞典解釋
胕字的翻譯
フ ブ はれもの は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