芴字的意思和解釋
芴
⺾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82B4 CJK 基本漢字
芴字概述
〔芴〕字拚音是(wù,h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芴〕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芴〕字倉頡碼是TPHH,五筆是AQRR,四角碼是4422.7。
〔芴〕字統一碼UNICODE是U+82B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460,UTF8:E88AB4。
〔芴〕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芴的意思
芴的古壯字釋義
芴
◎同“茀”。
芴的國語辭典解釋
芴 wù ㄨˋ
詳細解釋
名
◎一種可供觀賞或食用的野菜。
《詩經 · 風邶 · 穀風》“采葑采菲”句下孔穎達正義引陸機曰:“菲,似葍,莖麤,葉厚而長,有毛。三月中烝。三月中烝鬻為茹,滑美可作羹。幽州人謂之芴,爾雅謂之蒠菜,今河內人謂之宿菜。”
芴 hū ㄏㄨ
詳細解釋
形
◎恍惚。
《莊子 · 至樂》:“芒乎芴乎,而無有象乎?”唐 · 成玄英 · 疏:“恍惚芒昧,參差難測。”
副
◎忽然。
《荀子 · 正名》:“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唐 · 楊倞 · 注:“芴與忽同。忽然,無根本貌。”
芴的兩岸詞典解釋
芴字的翻譯
Fluor (S)
fluorène
ブツ モチ コツ コ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