茀字的意思和解釋

fèi bèi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8300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5 畫

上下結構

12251532

fú,bó,fèi,bèi,bì

fat1

4452.7

U+8300

E88C80

TLLN

AXJJ

茀字概述

〔茀〕字拚音是(fú,bó,fèi,bèi,b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茀〕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弗)組成。

〔茀〕字倉頡碼是TLLN,五筆是AXJJ,四角碼是4452.7

〔茀〕字統一碼UNICODE是U+830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536,UTF8:E88C80

〔茀〕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茀的意思

fú ㄈㄨˊ

基本解釋

道路上雜草太多,不便走。

治,清除。

古同“”,福祿。

車蔽,古代婦女乘車不露於世,車之前後設障以自隱蔽。

紛亂。~離。

詳細解釋

形容詞

野草塞路。

,草多也。從艸,弗聲。字亦作芾。 《說文》不可行。 《國語 · 周語》

茀茀(草木茂盛的樣子);茀雜(草木雜亂的樣子)

bushy;

副詞

通“”( bó )。突然 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莊子·人間世》

suddenly;

動詞

通“”。拔除 茀厥豐草,種之黃茂。——《詩·大雅·生民》

weed;

名詞

1.通“”。古稱富貴壽考為福。

祿爾康矣。 《詩 · 大雅 · 春阿》

good luck;

2.引棺的繩索——通“”。

始用葛 《左傳 · 宣公八年》

cord guiding the hearse;

3.通“”( bèi )。彗星。

政急則出蚤,政緩則出晚,政絕不行,則伏不見而為彗 《漢書 · 李尋傳》

星茀(彗星)

tail of the comet;

茀的古壯字釋義

讀音faed 青樹葉。

茀字的翻譯

overgrown with grass, weedy

ハイ フツ ブチ ホツ ボチ ヒ ベ ヒツ おおう しげる まえだ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