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ù

⺾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82CE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7 畫

4 畫

上下結構

1224451

zhù

cyu5

4410

U+82CE

E88B8E

TJM

APGF

苎字概述

〔苎〕字拚音是(zh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苎〕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㝉)組成。

〔苎〕字倉頡碼是TJM,五筆是APGF,四角碼是4410

〔苎〕字統一碼UNICODE是U+82C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486,UTF8:E88B8E

〔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苎的意思

zhù ㄓㄨˋ

基本解釋

〔~麻〕a.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含纖維質很多,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b.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

詳細解釋

名詞

1.苧麻 。

白苧(白色的苧麻);苧衣(苧麻布製成的衣服。比喻粗布衣);苧蒲(苧麻和蒲草。可編織成鬥笠)

ramie;

2.即“荊三棱”

Yagara bulrush;

形容詞

色白如苧麻的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以鬃侵半苧。——吳文英《鶯啼序》

white;

苎字的翻譯

china grass, ramie

Pflanzensorte (Rohstoff für Textilindustrie)​ (S, Bio)

ra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