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字的意思和解釋

níng zhù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82E7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8 畫

5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44512

níng,zhù

ning4

4420.1

U+82E7

E88BA7

TJMN

APSJ

苧字概述

〔苧〕字拚音是(níng,zh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苧〕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寧)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苧〕字倉頡碼是TJMN,五筆是APSJ,四角碼是4420.1

〔苧〕字統一碼UNICODE是U+82E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511,UTF8:E88BA7

〔苧〕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苧的意思

zhù ㄓㄨˋ

基本解釋

同“”。

níng ㄋㄧㄥˊ

基本解釋

有機化合物,有香味的液體,存在於柑橘類果皮中,供製香料。

詳細解釋

名詞

一種有機化合物 ,分子式C 10 H 16 ,是一種有香味的液體。存在於柑橘類的果皮中,供製香料。

limonene;

苧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ù ㄓㄨˋ

詳細解釋

參見“苧麻”條。

苧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ù ㄓㄨˋ

詳細解釋

參見【苧麻】。

苧字的翻譯

China grass, ramie (Boehmeria nivea)

Pflanzensorte (Rohstoff für Textilindustrie)​ (S, Bio)

ramie

チョ ジョ お からむ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