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字的意思和解釋

qiàn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831C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6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125351

qiàn,xī

sin6

4460.1

U+831C

E88C9C

TMCW

ASF

茜字概述

〔茜〕字拚音是(qiàn,x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茜〕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茜〕字倉頡碼是TMCW,五筆是ASF,四角碼是4460.1

〔茜〕字統一碼UNICODE是U+831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564,UTF8:E88C9C

〔茜〕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茜的意思

qiàn ㄑㄧㄢˋ

基本解釋

茜草。多年生草本。方莖有刺毛,秋天開花,根黃紅色,含茜素等,可作紅色染料和入藥。《説文•艸部》:“茜,茅蒐也。”

絳色(深紅色)。晉佚名《休洗紅》:“休洗紅,洗多紅色淡。不惜故縫衣,記得初按茜。”

染紅。

用同“”。秀美,生動。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作詞十法》:“前輩雲: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

人名用字。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艸,西聲。本義:草名) 即“茜草”( Rubia cordifolia )。

,茅蒐也。字亦作蒨。 《說文》若千畝巵 《史記 · 貨殖列傳》。徐廣曰:“一名紅藍其花,染繒亦黃也。”

Indian madder;

2.按,一種茜草屬多年生草本,莖方形,有逆刺,葉4枚輪生,長卵形或長心髒形,有葉柄,花小,淡黃白色,果實球形,熟果黑色,可食,根可製染料和入藥。

形容詞

1.大紅色。

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 唐 · 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

茜紗(紅紗);茜衫(紅色的衣衫);茜紅(絳紅色);茜羅(絳紅色的薄絲織品);茜裙(紅色的裙子);茜綬(紅色的印綬。譬喻官爵尊貴)

deep red;

2.鮮明;鮮豔 。

茜練(鮮明的樣子);茜絢(鮮明絢麗);茜璨(鮮明貌);茜茜(鮮明;鮮豔)

bright;

3.草茂盛的樣子 。

茜茜(草茂盛的樣子);茜蔚(草木茂盛的樣子)

luxuriant;

動詞

1.染紅。

誰家的,也會落色來。 《醒世姻緣傳》

dye red;

2.另見 xī。

xī ㄒㄧ

基本解釋

人名用字。多用於外國婦女名字的譯音。(人名中也有讀qiàn的)

詳細解釋

1.用於外國婦女名字的譯音用字。

2.另見 qiàn。

茜的國語辭典解釋

qiàn ㄑㄧㄢˋ

詳細解釋

植物名。茜草科,多年生蔓草。莖方形中空,有逆刺,葉長卵形,根黃赤色,可作紅色染料,亦可供藥用。

染成紅色。

《醒世姻緣傳 · 第六回》:“誰家茜草茜的,也會落色來?”

紅色的。

唐 · 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詩:“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宋 · 劉子翬《石榴》詩:“庭榴結實墊芳叢,一夜飛霜染茜容。”

茜的兩岸詞典解釋

qiàn ㄑㄧㄢˋ

詳細解釋

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莖方形,具倒刺,葉子心形或長卵形;根圓錐形,黃赤色,可以做染料,也可以做藥材。

2.《書》深紅。

茜裙、茜窗綠紗。

xī ㄒㄧ

詳細解釋

用於音譯(多用於翻譯外國女性的名字),如“露茜”、“南茜”。

茜字的翻譯

madder, Rubia cordifolia; reeds

garance, (utilisé dans la translittération des noms des personnes)​

セン あか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