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字的意思和解釋
莎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838E CJK 基本漢字
莎字概述
〔莎〕字拚音是(shā,suō,su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莎〕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沙)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莎〕字倉頡碼是TEFH,五筆是AIIT,四角碼是4412.9。
〔莎〕字統一碼UNICODE是U+838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678,UTF8:E88E8E。
〔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莎的意思
莎 suō ㄙㄨㄛ
基本解釋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塊根稱“香附子”,可入藥。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艸,沙聲。本義:草名。香附子。
2.同本義。
莎,鎬侯也。 《說文》。亦名沙隨,一名地毛,其實附根而生,謂之緹。即今香附子。薜莎青薠。 《漢書 · 司馬相如傳》青鞦莎靡。 潘嶽《射雉賦》田無立禾,路無莎薠。 《淮南子 · 覽冥》
莎池(周圍長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長著莎草的岸邊);莎洲(長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氣);莎庭(長滿莎草的庭院);莎徑(長滿莎草的小路);莎階(長滿莎草的台階);莎台(長著莎草的樓台)
cyperus;
3.通“蓑”。
莎笠(即蓑笠);莎衣(衰衣)
動詞
1.花葉脫落,凋謝。
爾杞未棘,爾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唐 · 陸龜蒙《杞菊賦》
wither;
2.另見 shā。
莎 shā ㄕㄚ
基本解釋
◎多用於人名、地名。
詳細解釋
名詞
1.莎雞,蟲名。即“紡織娘”。別名為“莎蟲”。學名“螽斯”。
六月莎雞振羽。 《詩 · 豳風 · 七月》
katydid;
2.另見 suō。
莎的國語辭典解釋
莎字的翻譯
kind of sedge grass, used anciently for raincoats
(English: (phonetic))
roseau
サ シャ スイ はます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