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ún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83BC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7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225511525

chún

seon4

4411

U+83BC

E88EBC

TVMU

AXGN

莼字概述

〔莼〕字拚音是(chú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莼〕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純)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莼〕字倉頡碼是TVMU,五筆是AXGN,四角碼是4411

〔莼〕字統一碼UNICODE是U+83B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724,UTF8:E88EBC

〔莼〕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莼的意思

chún ㄔㄨㄣˊ

基本解釋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麵,葉子橢圓形,開暗紅色花。莖和葉背麵都有黏液,可食。簡稱“”。

詳細解釋

名詞

蓴菜。亦名“水葵” 。一種水生植物,飄浮葉的上麵呈橄欖綠色,下麵紅色,所有水下部分都有一層凝結膠質覆蓋 【漢典】。

water shield;

莼字的翻譯

an edible water plant-bras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