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字的意思和解釋
虫
⾍部 共6畫 獨體字 U+866B CJK 基本漢字
虫字概述
〔虫〕字拚音是(chóng,huǐ),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虫〕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虫〕字倉頡碼是LMI,五筆是JHNY,四角碼是5013.6。
〔虫〕字統一碼UNICODE是U+866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4411,UTF8:E899AB。
〔虫〕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虫的意思
虫 chóng ㄔㄨㄥˊ
基本解釋
①節肢動物的一類。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②動物的通稱。大~(老虎)。長~(蛇)。介~(有介殼的蟲子)。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漢字部首之一,從“虫”的字多與昆蟲、蛇等有關。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讀 huǐ,即虺,是一種毒蛇。後為“蟲”的簡體。本義:昆蟲的通稱。
2.同本義。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 《說文》風為蟲。 《孔子家語 · 執轡》煩氣為蟲。 《淮南子 · 精神》禽獸蟲蛾。 《列子 · 黃帝》蟲飛薨薨。 《詩 · 齊風 · 桑柔》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人民不勝蟲蛇。 《韓非子 · 五蠹》肉腐出蟲。 《荀子》
蟲豸(昆蟲;蟲子);蟲蛭(小蟲子);蟲天(百蟲能各自適應所處的環境);蟲吊(蟲聲。其聲淒切,有如吊問);蟲出(人死後數日則屍體生蟲。喻死後不得入土安葬)
insect;
3.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
蛟蟲死。 《呂氏春秋 · 覽冥》
長蟲(大蟲。方言。指老虎);蟲蝦(指魚蝦);蟲虱(泛指蛀蟲);蟲網(謂蜘蛛布網)
animal;
4.蟲災 。
蟲霜水旱(指農田的四大害);蟲妖(蟲類造成的災害。多指蝗災)
plague of insects;
虫字的翻譯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Insekt, Wurm (S, Bio), Wurm (S, Bio), Chong (Eig, Fam), Radikal Nr. 142 = Wurm, Insekt (S)
insecte, ver
チュウ ジュ キ む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