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字的意思和解釋

páo bào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888D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523435515

páo,bào

pou4

3721.2

U+888D

E8A28D

LPRU

PUQN

袍字概述

〔袍〕字拚音是(páo,b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袍〕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衤包)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袍〕字倉頡碼是LPRU,五筆是PUQN,四角碼是3721.2

〔袍〕字統一碼UNICODE是U+888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4957,UTF8:E8A28D

〔袍〕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袍的意思

páo ㄆㄠˊ

基本解釋

中式長衣。~子。長~。旗~。棉~。皮~。同~(舊時軍人相稱)。~澤(“”和“”均為古代衣服,後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之誼”、“~~故舊”)。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麵,涕沾~”。

詳細解釋

名詞

1.有夾層、中著棉絮的長衣。

衣敝縕 《論語》。按,衣有箸者,今之綿衣,或曰箸以亂麻曰袍。纊為繭,縕為 《禮記 · 玉藻》

袍子。

Chinese-style robe or gown;

2.中式長衣的通稱。其形製不分上衣下裳。本為閑居之服,漢以後用作朝服 。

長袍;旗袍;袍帶(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組成部分)

robe; gown;

3.外衣。

者,表衣之通稱。 《正字通》

jacket; outer garment;

4.戰袍 。

袍鎧(戰袍與護身鐵甲);袍甲(戰袍和鎧甲);袍仗(戰袍和兵器。借指軍容);袍袴(戰袍,袴靴。軍戎之服。亦指穿著軍服的人);袍襖(袍和襖。古代軍戎服飾。指比鎧甲輕便的戰袍和戰襖)

war-gown;

5.衣的前襟 。

袍襟(衣襟)

the front part of a Chinese garment;

袍的國語辭典解釋

páo ㄆㄠˊ

詳細解釋

1.寬大而夾層中有棉絮的外衣。

《詩經 · 秦風 · 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外袍、睡袍、長袍馬褂。

2.長衣。

旗袍、錦袍、戰袍。

3.衣服前襟。

《公羊傳 · 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麵涕沾袍。”漢 · 何休 · 注:“袍,衣前襟也。”

袍的兩岸詞典解釋

páo ㄆㄠˊ

詳細解釋

袍子。

布袍、棉袍、蟒袍玉帶。

袍字的翻譯

long gown, robe, cloak

Abendkleid, Kleid (S)

robe

ホウ ボウ わたいれ ほ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