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字的意思和解釋
襁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8941 CJK 基本漢字
襁字概述
〔襁〕字拚音是(qiǎ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襁〕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衤強)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襁〕字倉頡碼是LNII,五筆是PUXJ,四角碼是3623.6。
〔襁〕字統一碼UNICODE是U+894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5137,UTF8:E8A581。
〔襁〕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襁的意思
襁 qiǎng ㄑㄧㄤˇ
基本解釋
◎〔~褓〕包嬰兒的被、毯等,如“在~~中”(嬰兒時代)。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衣,強聲。本義:嬰兒的被子或布幅。
2.同本義。
繈,負兒衣也。 《說文》曾孫雖在繈褓。 《漢書 · 宣帝紀》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 《論語》
繈抱(同繈褓,背嬰兒用的布幅或係帶);繈負(以布幅包裹幼兒於背上);繈褓物(指嬰兒)
swadding clothes;
3.泛指繩索 。
繈屬(像繩索相連般的接連不斷)
rope;
4.古代一種捕捉老虎的器械。
又有設繈膠布製虎法。 方以智《物理小識》
an ancient apparatus for catching tiger;
襁的國語辭典解釋
襁 qiǎng ㄑㄧㄤˇ
詳細解釋
名
◎背負嬰兒用的布巾。
《說文解字 · 衣部》:“繈,負兒衣。”《玉篇 · 衣部》:“繈,繈褓,負兒衣也,織縷為之,……以負兒於背上也。”
動
◎背負。
《論語 · 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
襁的兩岸詞典解釋
襁字的翻譯
swaddling clothes
langes
キョウ コウ むつ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