輮字的意思和解釋

róu rǒu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8F2E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9 畫

左右結構

1251112545231234

róu,rǒu

jau4

5709.4

U+8F2E

E8BCAE

JJNHD

LCNS06 LCNS98 LCBS86

𫐓

輮字概述

〔輮〕字拚音是(róu,rǒ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輮〕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車柔)組成。

〔輮〕字倉頡碼是JJNHD,五筆是LCNS06 LCNS98 LCBS86 ,四角碼是5709.4

〔輮〕字統一碼UNICODE是U+8F2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654,UTF8:E8BCAE

輮的意思

róu ㄖㄡˊ

基本解釋

車輪的外框:“行山者仄~。”

通“”,使東西彎曲:“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

通“”,踐踏:“亂相~蹈。”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車,柔聲。本義:車輪的外框。由輪輻連於輪轂的輪子外緣的圓形部分) 同本義 輮,車輞也。——《說文》。按,揉木為輪,故車輞為“”。 輮以為輪。——《荀子·勸學》 持斧入山,斷輮裁轅。——漢· 王褒《僮約》

outer rim;

1.通“”。使直木彎曲或伸直。

坎為水…為矯 《易 · 說卦》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 《荀子 · 勸學》亂相蹈。 《漢書 · 項籍傳》戎馬之地。 《漢書 · 李陵傳》

輮曲(扭曲;歪曲)

bend or straighten over fire;

2.通“”,踐踏,踩 。

輮蹈(踐踏);輮轢(踐踏碾軋)

trample on;

輮的國語辭典解釋

róu ㄖㄡˊ

詳細解釋

車輪的外框。

漢 · 王襃《僮約》:“持斧入山,斷𫐓裁轅。”

1.使彎曲。

《荀子 · 勸學》:“木直中繩,𫐓以為輪,其曲中規。”

2.踐踏、踩踏。

《漢書 · 卷五四 · 李陵傳》:“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𫐓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新唐書 · 卷八四 · 李密傳》:“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於道,踐𫐓狼扈。”

輮的兩岸詞典解釋

róu ㄖㄡˊ

詳細解釋

1.《書》車輪的外框。

持斧入山,斷𫐓裁轅(漢‧王褒《僮約》)。

2.《書》使彎曲。通“”。

木直中繩,𫐓以為輪,其曲中規(《荀子‧勸學》)。

3.《書》踐踏。通“”。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𫐓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李廣》)。

輮字的翻譯

exterior rim of wheel, felly

ジュウ ニ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