辒字的意思和解釋

wēn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8F92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3 畫

9 畫

左右結構

1521251125221

wēn

wan1

4651.7

U+8F92

E8BE92

KQABT

LJLG

辒字概述

〔辒〕字拚音是(wē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辒〕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車昷)組成。

〔辒〕字倉頡碼是KQABT,五筆是LJLG,四角碼是4651.7

〔辒〕字統一碼UNICODE是U+8F9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754,UTF8:E8BE92

〔辒〕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辒的意思

wēn ㄨㄣ

基本解釋

〔~車〕古代的一種臥車。亦作“溫車”。

〔~輬〕“”和“”都是古代的臣車,一個溫,一個涼。亦用為喪車。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車,昷聲。本義:臥車) 古代的一種可以臥息的車 轀,臥車也。——《說文》會暑,上轀車臭。——《史記·秦始皇紀》棺載轀涼車中。已而載轀車中馳行。——《史記·齊世家》乘轀車至李史門。——《韓非子·外儲說》

an ancient car;

辒字的翻譯

hearse

Bestattungswagen, Leichenwag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