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的意思和解釋
逐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9010 CJK 基本漢字
逐字概述
〔逐〕字拚音是(zhú,dí,zhòu,tú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逐〕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辶豕)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逐〕字倉頡碼是YMSO,五筆是GEPI06 GEPI98 EPI86 ,四角碼是3130.3。
〔逐〕字統一碼UNICODE是U+901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6880,UTF8:E98090。
〔逐〕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逐的意思
逐 zhú ㄓㄨˊ
基本解釋
①強迫離開。~客令。放~。驅~。
②依照先後次序,一一挨著。~步。~個。~漸。~年。~一。
③追趕。~鹿(喻爭奪天下)。角( jué )~(爭相取勝)。追~。笑~顏開。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腳)在豕等動物後麵追逐的樣子。“止”小篆改從辵( chuò )。本義:追趕。
2.同本義 (含有使追趕對象離開或消滅的意思)。
逐,追也。 《說文》喪馬勿逐。 《易 · 暌》良馬逐。 《易 · 大畜》乘白龜兮逐文魚。 《楚辭 · 河伯》遂逐齊師。 《左傳 · 左公十年》孺卿逐捕。 《漢書 · 李廣蘇建傳》簡子怒,驅車逐之。 馬中錫中山狼傳》噪而相逐。 明 · 張溥《五人墓碑記》急逐弗失。 清 · 徐珂《清稗類鈔 · 戰事類》
逐逐(追逐;急於得利);逐駕(追隨尊駕;跟隨君主左右);逐勝(乘勝追擊敵人);逐射(騎馬追射以賭輸贏);逐利(追逐利潤);逐兔(追逐兔子。比喻爭奪帝位)
chase; pursue;
3.驅逐。
文公逐 衛侯而立 叔武。 《公羊傳》去年為爾逐黃雀,雨多屋漏泥土落。 唐 · 馮著《燕銜泥》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李斯《諫逐客書》
逐夫(被拚斥、放逐的人);逐客(驅逐由外國來本國遊說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貶謫外放的人;趕走來訪的客人)
expel; drive out; chase;
4.放逐;流放。
信非吾罪而棄逐合,何日夜而忘之? 《楚辭 · 九章 · 哀郢》後先生蓋千祀兮,餘逐而浮湘。 柳宗元《吊屈原賦》
逐遷(放逐貶謫)
exile;
5.競爭。
遂於計謀。 《韓非子 · 五蠹》
逐兔(比喻爭天下);逐勢(競逐權勢);逐走(賽跑);逐爭(爭奪)
compete;
6.追求。
任君逐利輕匯海,莫把風濤似妾輕。 唐 · 劉得仁《賈婦怨》逐利之情。 清 · 黃宗羲《原君》
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辭藻文采);逐名趨勢(追求名聲和權勢);逐利(求取好處)
seek;
7.流蕩。
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之也。 《荀子》
roam about;
8.隨,跟隨。
逐流牽荇葉,沿岸摘蘆苗。 唐 · 儲光羲《江南曲》涼逐之生。 明 · 李漁《閑情偶寄 · 種植部》
逐便(乘便,順便);逐時(隨時);逐隊(隨眾而行);逐群(隨群)
follow;
副詞
◎依次,按順序 。
逐步;逐個;逐年;逐日;逐一(一個一個地,逐個);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one by one; in order;
逐的國語辭典解釋
逐 zhú ㄓㄨˊ
詳細解釋
動
1.追趕。
唐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追逐、隨波逐流。
2.驅走。
驅逐出境、逐出家門、逐客令。
3.追求、追尋。
《國語 · 晉語四》:“饜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為郵矣。”唐 · 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4.競爭、爭奪。
《後漢書 · 卷一七 · 馮異傳》:“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角逐。
5.跟隨。
唐 · 楊發《殘花》詩:“暖芳隨日薄,殘片逐風回。”
6.依次、按照順序。
逐年增加、逐條說明。
逐的兩岸詞典解釋
逐 zhú ㄓㄨˊ
詳細解釋
1.追趕;追擊。
逐鹿中原、逐北、追逐。
2.驅趕;使離開。
逐客、驅逐、斥逐、逐出門外。
3.競爭。
角逐。
4.介詞。表示按照次序一個挨著一個地,相當於“挨次”、“依次”。
逐年逐月、逐家逐戶、逐級反映、逐條仔細閱讀。
5.姓。
逐字的翻譯
chase, expel; one by one
einzelne, individuell , fortsetzen, jemandem nachsetzen , jagen, punzen
poursuivre, chasser, un à un, tour à tour
チク ジク テキ トン チュウ お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