阬字的意思和解釋
阬
⻖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962C CJK 基本漢字
阬字概述
〔阬〕字拚音是(kēng,kàng,g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阬〕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亢)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阬〕字倉頡碼是NLYHN,五筆是BYWN06 BYWN98 BYMN86 ,四角碼是7021.7。
〔阬〕字統一碼UNICODE是U+962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444,UTF8:E998AC。
阬的意思
阬 kēng ㄎㄥ
基本解釋
①同“坑”。《玉篇•阜部》:“阬,亦作坑。”①地洞。也指窪地。《説文•盲部》:“阬,門也。”按:“門”,宋本作“閬”。②池;溝。《玉篇•阜部》:“阬,池也。”《增韻•庚韻》:“阬,塹溝也。”③坑殺,活埋。《增韻•庚韻》:“阬,陷也。亦作坑。
②姓。《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丘輿。”
詳細解釋
名詞
1.坑的異體字)(形聲。從阜( fù ),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亢聲。本義:窪地,土坑。
2.同本義。
阬。虛也。 《爾雅 · 釋詁》。注:“謂阬塹也。”彌綸阬澤。 《後漢書 · 馬融傳》。注引《蒼頡》:“阬,壑也。”在穀滿穀,在阬滿阬。 《莊子 · 天運》劉璵兄弟少時為 王愷所憎,嚐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阬,阬畢,垂加害矣。 《世說新語 · 仇隙》
阬阱(深坑);阬穀(溝壑溪穀);阬澤(溝壑與大澤);阬岸(坑塹,溝壑)
hole; pit; hollow;
3.掘地采礦之洞穴。
弛邕州金阬禁。 《新唐書》
pit;
4.姓。
動詞
◎活埋 已拔,皆阬之。——《史記·項羽本紀》 又
阬儒(秦始皇於鹹陽活埋儒生460餘人) 【漢典】。
bury alive;
阬的國語辭典解釋
阬字的翻譯
pit, hole, shaft
betrügen , Sprunggrube, Schachtanlage (Bergbau) (S, Sport), Keng (Eig, Fam)
tromper, escroquer, creux, fosse, enterrer vivant
キョウ コウ あ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