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字的意思和解釋

zōu zhé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966C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5212211154

zōu,zhé

zau1

7124.7

U+966C

E999AC

NLSJE

BBCY

陬字概述

〔陬〕字拚音是(zōu,zh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陬〕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取)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陬〕字倉頡碼是NLSJE,五筆是BBCY,四角碼是7124.7

〔陬〕字統一碼UNICODE是U+966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508,UTF8:E999AC

〔陬〕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陬的意思

zōu ㄗㄡ

基本解釋

隅,角落。~見(粗淺的見識)。

聚居。~落(村落,村莊)。

農曆正月的別稱。~月。孟~。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阜( fù ),取聲。“”是土山,與區域有關。本義:山的角落。

2.同本義。

,阪隅也。 《說文》,角也。 《廣雅》在陵之諏。 《補亡詩》五嶽之土…若在,陵之陽。 《管子》歸路意昏,落日在嶺 楊萬裏《次日醉歸》

corn of a mountain;

3.隅,[城市,村鎮,國家的]各個角落。

陬隅(室內西南角);陬維(邊隅,角隅)

corner;

4.春秋魯地。在今山東曲阜東南。

孔子生 魯昌平鄉邑。 《史記》

Zou place;

5.邊遠偏僻的地方。

其荒譎詭。 左思《吳都賦》監土木於僻,絕交通於首善。 《新羅馬》

陬隧(邊邑的通道);陬澨(僻遠處);陬邑(邊遠鄉邑);陬芒(邊遠偏僻之地)

an outlying place;

陬的國語辭典解釋

zōu ㄗㄡ

詳細解釋

1.角落。

《聊齋誌異 · 卷四 · 辛十四娘》:“忽憶堂陬撲滿,常見十四娘投錢於中。”

城陬。

2.山腳。

宋 · 楊萬裏《次日醉歸》詩:“歸路意昏昏,落日在嶺陬。”

山陬。

3.偏遠的地方。

《文選 · 左思 · 吳都賦》:“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蒸,雲雨所儲。”

4.聚落、聚居之處。

《文選 · 左思 · 魏都賦》:“蠻陬夷落,譯導而通。”

陬的兩岸詞典解釋

zōu ㄗㄡ

詳細解釋

1.《書》山腳。

歸路意昏昏,落日在嶺陬(宋‧楊萬裏《次日醉歸詩》)。

2.《書》角落。

忽憶堂陬撲滿,常見十四娘投錢於中(《聊齋誌異‧卷四‧辛十四娘》)。

3.《書》僻遠的地方。

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蒸,雲雨所儲(《文選‧左思‧吳都賦》)。

陬字的翻譯

corner, cranny, nook, niche

Ecke (S)

angle

スウ ソウ シュウ シュ す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