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9685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9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52251125214

jyu4

7622.7

U+9685

E99A85

NLWLB

BJMY

隅字概述

〔隅〕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隅〕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禺)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隅〕字倉頡碼是NLWLB,五筆是BJMY,四角碼是7622.7

〔隅〕字統一碼UNICODE是U+968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533,UTF8:E99A85

〔隅〕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隅的意思

yú ㄩˊ

基本解釋

角落。城~。牆~。屋~。~隙(屋角的洞穴)。向~而泣。

〔~中〕將近中午的時候。

靠邊的地方。海~。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阜( fù ),禺( yú )聲。“”是土山,有土則可用於建築,因而從“”的字有的與建築有關。本義:山水彎曲邊角處。

2.同本義。

,陬也。 《說文》既登覽乎椒,複臨泛乎汪洋。 明 · 徐渭《緹芝賦》

山隅;隅椒(山角與山頂);隅隈(角落和彎曲之處);隅陬(角落)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3.角,角落。

俟我於城 《詩 · 邶風 · 靜女》之製七雉,城之製九雉。 《考工記 · 匠人》摳衣趨 《禮記 · 曲禮》日出東南 《樂府詩集 · 陌上桑》采桑城南隅。停於大室之 唐 · 李朝威《柳毅傳》折過牆 《聊齋誌異 · 促織》

隅頭(牆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麵對著屋子的一個角落)

corner;

4.邊遠的地方。

咫隻雪山路,歸飛西海 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

隅穀(神話中日落的地方);隅鎮(邊遠小鎮);隅夷(神話中的日出處);隅辟(邊境,國境);隅官(邊地官員)

outlying place;

5.事物的部分或片麵。

舉端自理,滯則失。 《後漢書》

隅見(片麵的見解);隅曲(偏狹之見);隅積(部分和總體)

part;

6.邊;旁。

昏將舉火,執燭坐,錯總之法,橫子坐所。 《管子》

隅坐(坐位的側邊);隅目(斜眼而視,怒視)

side;

隅的國語辭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1.山、水彎曲轉角的地方。

唐 · 杜甫《潼關吏》詩:“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海隅。

2.角、角落。

《詩經 · 邶風 · 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牆隅、四隅。

3.邊、旁。

《樂府詩集 · 卷三七 · 相和歌辭十二 · 古辭 · 隴西行》:“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

4.邊遠的地方。

《淮南子 · 原道》:“經營四隅,還反於樞。”

5.事物的一端或一麵。

《後漢書 · 卷四九 · 仲長統傳 · 讚曰》:“舉端自理,滯隅則失。”

隅的兩岸詞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1.角;角落。

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城隅、向隅而泣、負隅頑抗。

2.旁邊;邊側。

道隅、海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隅字的翻譯

corner, nook, remote place

abgelegener Ort, Rand (S)​, Ecke, Winkel (S)

coin, bord

グウ グ す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