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字的意思和解釋
靡
⿇部 共19畫 半包圍結構 U+9761 CJK 基本漢字
靡字概述
〔靡〕字拚音是(mí,mǐ,má),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9畫。
〔靡〕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麻非)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靡〕字倉頡碼是IDLMY,五筆是OSSD06 OSSD98 YSSD86 ,四角碼是0021.1。
〔靡〕字統一碼UNICODE是U+976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753,UTF8:E99DA1。
〔靡〕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靡的意思
靡 mí ㄇㄧˊ
基本解釋
①浪費,奢侈。~蕩。~費。侈~。
②分散。~散(消滅)。
③古同“糜”,糜爛。
詳細解釋
名詞
◎通“湄”。水邊,河岸 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bank of waters;
動詞
1.浪費。
而百姓靡於外。 《戰國策 · 秦策》國家靡敝。 《禮記 · 少儀》。疏:“謂財物糜散凋敝。”不隨俗靡。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靡之者。 漢 · 賈誼《論積貯疏》
奢靡;靡貨(奢侈品);靡靡(華麗而堂皇);靡麗(奢華,美盛)
waste;
2.消失。
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 《西遊記》
靡散(消滅);靡碎(散碎)
die out;
3.通“糜”。爛。
子胥靡。 《莊子 · 胠篋》
rot; fester;
4.通“摩”。切磋,研究。
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荀子 · 性惡》
compare notes; research;
5.摩擦,接觸。
喜則交頸相靡。 《莊子 · 馬蹄》
rub; scrape;
6.另見 mǐ。
靡 mǐ ㄇㄧˇ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非,麻聲( mǐ )。本義:無;沒有。
2.同本義 。
靡,無也。 《爾雅》靡室靡家。 《詩 · 小雅 · 采薇》靡日不思。 《詩 · 邶風 · 泉水》靡不有初。 《戰國策 · 秦策》靡計不施。 《聊齋誌異 · 促織》靡不畢現。 《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
靡有孑遺(沒有遺漏,一點兒不剩)
no; not;
3.散亂;順風倒下。
望其旗靡。 《左傳 · 莊公十年》左右皆靡。 《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漢軍皆披靡、分散之貌。 《史記》利夫秋豪害靡國家。 《荀子 · 大略》。注:“披靡也。”蟲盡靡。 《聊齋誌異 · 促織》
風靡;委靡;披靡,靡拉(毀損破壞);靡披(草木隨風所至,無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樣子);靡敝(衰敗,敗壞);靡然(隨風披靡的樣子)
disperse; blown away by the wind;
4.蔓延 。
靡迤(綿延不絕的樣子)
spread;
形容詞
1.細膩;細密。
靡顏膩理。 《楚辭 · 招魂》
靡密(細密,細致):靡曼(肌理柔膩細致);靡顏膩理(形容美人容顏姣妍,肌膚細膩)
meticulous;
2.華麗,美好。
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 《莊子 · 天下》
靡曼(柔弱,柔美,華麗)
tender; fine;
3.緩。
行邁靡靡。 《詩 · 王風 · 黍離》
靡迤(小步而行);靡靡(遲緩的樣子;柔和的樂音)
slow;
4.另見 mí。
靡的國語辭典解釋
靡 mǐ ㄇㄧˇ
詳細解釋
動
1.順勢倒下。
《左傳 · 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選 · 潘嶽 · 閑居賦》:“訓若風行,應如草靡。”
所向披靡。
2.沒有。
明 · 歸有光《先妣事略》:“室靡棄物,家無閑人。”
形
1.奢侈。
奢靡、浮靡。
2.細致。
《楚辭 · 宋玉 · 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3.華麗美好。
宋 · 蘇軾《論養士》:“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何可勝數!”
副
◎無、不。
《詩經 · 小雅 · 節南山》:“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宋 · 陸遊《刪定官供職謝啟》:“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還,儒者高談而靡適用。”
靡 mí ㄇㄧˊ
詳細解釋
動
1.浪費。
《墨子 · 節葬下》:“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
2.毀傷、碎爛。
《淮南子 · 說山》:“比幹以忠靡其體,被誅者非必忠也。”
形
◎腐敗。
生活靡爛。
靡的兩岸詞典解釋
靡字的翻譯
divide, disperse, scatter
prodigue, dissiper, extravagant, ne pas
ビ メ ヒ ミ バ マ ない なび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