饊字的意思和解釋

sǎn

⻟部 共20畫 左右結構 U+994A CJK 基本漢字

⻟ 部

20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34451154122125113134

sǎn

saan2

U+994A

E9A58A

OITBK

WYAT06 WVAT98 WPAT86

饊字概述

〔饊〕字拚音是(s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0畫

〔饊〕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飠散)組成。

〔饊〕字倉頡碼是OITBK,五筆是WYAT06 WVAT98 WPAT86

〔饊〕字統一碼UNICODE是U+994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242,UTF8:E9A58A

饊的意思

sǎn ㄙㄢˇ

基本解釋

見“”。

饊的國語辭典解釋

sǎn ㄙㄢˇ

詳細解釋

一種用麵條扭成細絲後,油炸而成的食品。

《水滸傳 · 第二四回》:“取些銀子與武大,教買餅饊茶果請鄰舍吃茶。”

饊的兩岸詞典解釋

sǎn ㄙㄢˇ

詳細解釋

古代指糯米煮後煎幹做成的一種食品。

饊字的翻譯

fried round cakes of wheat flour

Weizenmehl-Kuchen (S, Ess)

サ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