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字的意思和解釋

sǎn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9993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5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55122125113134

sǎn

saan2

2874

U+9993

E9A693

NVTBK

QNAT

馓字概述

〔馓〕字拚音是(s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馓〕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饣散)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馓〕字倉頡碼是NVTBK,五筆是QNAT,四角碼是2874

〔馓〕字統一碼UNICODE是U+999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315,UTF8:E9A693

〔馓〕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馓的意思

sǎn ㄙㄢˇ

基本解釋

〔~子〕一種油炸的食品,古時環釧形,現在細如麵條,呈柵狀。

(饊)

馓字的翻譯

fried round cakes of wheat flour

Weizenmehl-Kuchen (S, 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