鮓字的意思和解釋

zhǎ zhà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9B93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5 畫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31211

zhǎ,zhà

zaa2

2831.1

U+9B93

E9AE93

NFHS

QOTF

鮓字概述

〔鮓〕字拚音是(zhǎ,zhà),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鮓〕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魚乍)組成。

〔鮓〕字倉頡碼是NFHS,五筆是QOTF,四角碼是2831.1

〔鮓〕字統一碼UNICODE是U+9B9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827,UTF8:E9AE93

鮓的意思

zhǎ ㄓㄚˇ

基本解釋

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江南人好作盤遊飯,~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

用米粉、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製的切碎的菜,可以貯存。茄子~。扁豆~。

zhà ㄓㄚˋ

基本解釋

海蜇,水母的一種。

鮓的日本釋義

読音sushi(すし)。 壽司。日本食。

鮓的國語辭典解釋

zhǎ ㄓㄚˇ

詳細解釋

1.用鹽、椒等醃製成的魚類食品。

《晉書 · 卷九六 · 列女傳 · 陶侃母湛氏傳》:“侃少為尋陽縣吏,嚐監魚梁,以一坩鮓遺母。”唐 · 王維《贈吳官》詩:“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2.泛指醃製品。

宋 · 範成大《桂海虞衡誌 · 誌禽》:“民或以鸚鵡為鮓,又以孔雀為臘,皆以其易得故也。”

鮓的兩岸詞典解釋

zhǎ ㄓㄚˇ

詳細解釋

1.經醃製加工過的魚類食品。

魚鮓、肥鮓。

2.一種菜肴。把茄子、扁豆等切碎,與加鹽的米粉、麵粉及其他作料拌製而成。

菜鮓、扁豆鮓。

鮓字的翻譯

minced and salted fish; to preserve

Sushi (S, Ess)

poisson salé, plat fait de légumes du sol, de farine et d'autres ingrédients

サ シャ ジャ す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