鮦字的意思和解釋
鮦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9BA6 CJK 基本漢字
鮦字概述
〔鮦〕字拚音是(tó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鮦〕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魚同)組成。
〔鮦〕字倉頡碼是NFBMR,五筆是QOMK,四角碼是2732.0。
〔鮦〕字統一碼UNICODE是U+9BA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846,UTF8:E9AEA6。
鮦的意思
鮦的國語辭典解釋
鮦 tóng ㄊㄨㄥˊ
詳細解釋
名
◎動物名。即鱧。鱧目鱧科。體呈圓柱狀,灰棕色或深褐色,腹部白色,背有暗褐色縱帶,側邊有大塊暗色斑紋。口大,頭部似蛇。肉食性。
清 · 徐珂《清稗類鈔 · 動物類 · 鱧》:“鱧,可食,形長體圓,頭尾幾相等,細鱗黑色,有斑文,腹背兩鰭。……亦名鮦魚,俗名烏魚。”
鮦的兩岸詞典解釋
鮦 tóng ㄊㄨㄥˊ
詳細解釋
◎魚名。即鱧。體長呈圓筒形,頭扁似蛇,尾鰭圓形。體灰黑色、灰棕色或深褐色;腹部灰白色。口大齒尖,肉食,性凶猛,成魚會築巢及具護幼習性。棲息於河流、池塘與溝渠等水生植物雜生和淤泥底質的靜水域或緩流處。能在缺氧或淤泥中生活,易成為入侵種。常藏身於水草或水底襲擊小魚及其他水生動物,故對淡水生態或漁業有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
鮦字的翻譯
snakefish
トウ ズ チョウ ジュ チュ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