鲖字的意思和解釋
鲖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9C96 CJK 基本漢字
鲖字概述
〔鲖〕字拚音是(tó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鲖〕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魚同)組成。
〔鲖〕字倉頡碼是NMBMR,五筆是QGMK,四角碼是2712.0。
〔鲖〕字統一碼UNICODE是U+9C9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086,UTF8:E9B296。
〔鲖〕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鲖的意思
鲖 tóng ㄊㄨㄥˊ
基本解釋
①〔~蟹〕古書上說的一種螃蟹。
②鱧魚。
詳細解釋
名詞
1.魚名。即“鱧魚”。
鱧,亦名鮦魚,俗名鳥魚。 徐珂《清稗類鈔》
murrel;
2.鮦蟹。
沂州海中有蟹,大者徑尺,殼橫有兩錐,俗呼鮦蟹。 清 · 桂馥《劄樸》
copper crab;
鲖字的翻譯
snake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