鰵字的意思和解釋

mǐn

⿂部 共22畫 上下結構 U+9C35 CJK 基本漢字

⿂ 部

22 畫

11 畫

上下結構

3155414313435251214444

mǐn

man5

U+9C35

E9B0B5

OKNWF

TXTO06 TXTO98 TXYO86

鰵字概述

〔鰵〕字拚音是(mǐ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2畫

〔鰵〕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敏魚)組成。

〔鰵〕字倉頡碼是OKNWF,五筆是TXTO06 TXTO98 TXYO86

〔鰵〕字統一碼UNICODE是U+9C3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989,UTF8:E9B0B5

鰵的意思

mǐn ㄇㄧㄣˇ

基本解釋

見“”。

鰵的國語辭典解釋

mǐn ㄇㄧㄣˇ

詳細解釋

動物名:(1)鮨科。上下頜無犬齒,後鼻孔為一垂直裂紋。體紅色,有許多黑眼斑。鰓蓋骨有二棘,常居岩礁區海域。(2)鱈魚的別稱。參見“鱈魚”條。

鰵的兩岸詞典解釋

mǐn ㄇㄧㄣˇ

詳細解釋

1.魚名。一般指石首魚科的𩾃魚或黃魚等。體延長而側扁,背、腹部淺弧形,兩背鰭連在一起,中有一深缺刻。為北太平洋西部重要的經濟性食用魚類,中國沿海均產之。以小型魚類、頭足類和十足類為食。鰾燉熟成的魚膠為昂貴的中藥材。

2.魚名。鱈的俗稱。體長形而略側扁,灰褐色,頭大口大尾小,魚肉雪白,生活在寒帶海洋中。肝可以製魚肝油。

miǎn ㄇㄧㄢˇ

詳細解釋

”的異體字。

鰵字的翻譯

codfish

ビン ミ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