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字的意思和解釋

méi mèi

⿊部 共23畫 左右結構 U+9EF4 CJK 基本漢字

⿊ 部

23 畫

11 畫

左右結構

33225212543121144443134

méi,mèi

mei4

2824.0

U+9EF4

E9BBB4

HOUFK

TMGT

黴字概述

〔黴〕字拚音是(méi,mè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3畫

〔黴〕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彳⿳山一黑攵)組成。

〔黴〕字倉頡碼是HOUFK,五筆是TMGT,四角碼是2824.0

〔黴〕字統一碼UNICODE是U+9EF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692,UTF8:E9BBB4

黴的意思

méi ㄇㄟˊ

基本解釋

黴菌。體呈絲狀,叢生,種類很多,有青黴、綠黴等。

物因受潮生黴菌而變色變質。

麵垢黑。

詳細解釋

名詞

真菌;黴菌 生長在各種有機物質或生物體表麵上的絮狀物,特別當潮溼時或腐爛時。

青黴;綠黴。

mold;

名詞

1.在各類有機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麵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黴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長物。

mildew;

2.梅雨 。

黴天;黴雨

plum rains;

形容詞

麵垢黑。

,中久雨青黑。 《說文》黧以沮敗兮。 《楚辭 · 劉向 · 九嘆逢紛》堯瘦臞,舜黑。 《淮南子 · 脩務》

黴瘠(黑而瘦);黴黧(形容麵垢黑)

dirty and black;

mèi ㄇㄟˋ

基本解釋

點筆。

濡筆。

黴的國語辭典解釋

méi ㄇㄟˊ

詳細解釋

寄生於腐朽的動植物上或受潮、受汙的食品、器物上的低等菌類。初生時為白色的菌 絲,菌柄突出,上生孢子,有紅、黃、綠、黑等顏色。成熟後隨風飄散。

因發黴而敗壞。

黴壞。

麵部黝黑。

《淮南子 · 修務》:“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

黴的兩岸詞典解釋

méi ㄇㄟˊ

詳細解釋

1.因黴菌作用而變質。

2.一種較原始的菌類。呈細絲狀,叢生。種類很多,有白黴、黑黴、毒黴等。以孢子繁殖,生長於腐朽潮濕的環境。

黴字的翻譯

mold, mildew; bacteria, fungi

moderig, modrig

moisir, moisi, moisissure, (en parlant du visage)​ tanné, bronzé, basané, Moisissure

バイ ビ ミ マイ メ かび かび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