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字的意思和解釋

méi

⾬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9709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5 畫

7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145244443155414

méi

mui4

1050.7

U+9709

E99C89

MBOWY

FTXU06 FTXU98 FTXY86

霉字概述

〔霉〕字拚音是(mé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霉〕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雨每)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霉〕字倉頡碼是MBOWY,五筆是FTXU06 FTXU98 FTXY86 ,四角碼是1050.7

〔霉〕字統一碼UNICODE是U+970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665,UTF8:E99C89

〔霉〕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霉的意思

méi ㄇㄟˊ

基本解釋

低等植物,真菌的一類,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麵,呈細絲狀,有分枝,沒有葉綠素。~菌。白~。青~。

〔倒( dǎo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亦作“倒楣”。

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熱長黴菌。發~。~爛。~變。~氣。~豆腐。

詳細解釋

動詞

形聲。從雨,每聲。本義:物因生菌而質變) 同本義 。

黴顯(受潮黴爛);黴黑(物受潮濕而發黴變青黑);黴幹菜(芥菜的莖葉,加香料鹽漬,封在瓦器中,使發黴後曬幹而成。

be spoiled by mildew;

名詞

真菌;黴菌 生長在各種有機物質或生物體表麵上的絮狀物,特別當潮濕時或腐爛時。

青黴;綠黴。

mold;

名詞

1.在各類有機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麵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黴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長物。

mildew;

2.梅雨 。

黴天;黴雨

plum rains;

形容詞

麵垢黑。

黴,中久雨青黑。 《說文》顏黴黧以沮敗兮。 《楚辭 · 劉向 · 九歎逢紛》堯瘦臞,舜黴黑。 《淮南子 · 脩務》

黴瘠(黑而瘦);黴黧(形容麵垢黑)

dirty and black;

霉的國語辭典解釋

méi ㄇㄟˊ

詳細解釋

衣物、食品等因受濕熱所生的黴菌,有時為灰黑色的小點。

發黴、長黴 。

發黴。

《紅樓夢 · 第四〇回》:“若有時都拿出來,送這劉親家兩疋,做一個帳子我掛,下剩的配上裏子,做些夾背心給丫頭們穿,白收著黴壞了。”

霉的兩岸詞典解釋

méi ㄇㄟˊ

詳細解釋

1.因黴菌作用而變質。

黴變、發黴。

2.一種較原始的菌類。呈細絲狀,叢生。種類很多,有白黴、黑黴、毒黴等。以孢子繁殖,生長於腐朽潮濕的環境。∥同“”。

霉字的翻譯

mildew, mold; moldy, mildewed

バイ 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