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字的意思和解釋
鼹
⿏部 共23畫 左右結構 U+9F39 CJK 基本漢字
鼹字概述
〔鼹〕字拚音是(y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3畫。
〔鼹〕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鼠晏)組成。
〔鼹〕字倉頡碼是HVAJV,五筆是ENUV06 ENUV98 VNUV86 ,四角碼是7674。
〔鼹〕字統一碼UNICODE是U+9F3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761,UTF8:E9BCB9。
〔鼹〕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鼹的意思
鼹 yǎn ㄧㄢˇ
基本解釋
◎〔~鼠〕哺乳動物,長十餘厘米,毛黑褐色,趾有鉤爪,善掘土,白天住在土中,夜晚捕食昆蟲,也吃農作物的根。俗稱“地排子”。
詳細解釋
名詞
◎鼴鼠 ,穴居哺乳動物,屬鼴科(Talpidae),主要產於歐亞、北美的溫帶,細小的眼上常蒙著皮膚,小耳隱在毛裏,毛皮柔軟而有光澤,有堅強善跳的足。
鼴鼠飲河(喻指欲望不大,極易滿足);鼴腸(田鼠的細小腸子。用以比喻度量狹小)
mole;
鼹字的翻譯
mole; Talpidae species (various)
Maulwurf (S), Mole, Spion (S)
Talpidae
エ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