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字概述
〔敖〕字拚音是(á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敖〕字結構是左右結構,造字法是形聲字。
〔敖〕字五筆是GQTY。
〔敖〕字統一碼UNICODE是U+FA9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CI),十進製:64144,UTF8:EFAA90。
敖的意思
敖 áo ㄠˊ
基本解釋
①出遊,閑遊:“以~以遊”。
②古同“熬”,煎熬。
③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也,從出,俗字作遨。本義:漫遊;閑遊。
2.同本義。
敖,出遊也。 《說文》敖不可長。 《禮記 · 曲禮》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詩 · 邶風 · 柏舟》民不敖,則業不敗。 《商君書 · 墾令》邑亡敖民。 《漢書 · 食貨誌》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蕩。 《漢書 · 丙吉傳》
敖民(遊民);敖翔(遨遊飛翔)
stroll; roam;
3.喧嘩;叫喊。
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歡敖。 《荀子 · 強國》
noise; cry;
名詞
1.糧倉 。
敖倉(敖庾。秦代所建穀倉名。在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邙山上。山上有城,秦於其中置穀倉,故曰“敖倉”)
granary;
2.姓。
敖的越南字釋義
敖
◎同“僥”。讀音ngào。 蜜,果醬。
敖的國語辭典解釋
敖 áo ㄠˊ
詳細解釋
動
1.遊玩。
《說文解字 · 放部》:“敖,出遊也。”《詩經 · 小雅 · 鹿鳴》:“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漢書 · 卷二四 · 食貨誌上》:“聖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故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
2.戲弄。
《管子 · 四稱》:“誅其良臣,敖其婦女。”《新唐書 · 卷一六三 · 柳公綽傳》:“婦人敖蕩者,沉之江。”
3.以小火慢煮或煎幹。
《戰國策 · 魏策二》:“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
副
◎幹煎、焦灼。
《荀子 · 富國》:“天下敖然,若燒若焦。”
敖的兩岸詞典解釋
敖字的翻譯
ramble, play about; leisurely; surname
streichen, wandern, bummeln
vadrouiller, divaguer, se prom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