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字的意思和解釋
太
⼤部 共4畫 獨體字 U+592A CJK 基本漢字
太字概述
〔太〕字拚音是(tài,tā),部首是⼤部,總筆數是4畫。
〔太〕字結構是獨體字,可拆解為(⿵大丶)組成,造字法是指事字。
〔太〕字倉頡碼是KI,五筆是DYI,四角碼是4003.0。
〔太〕字統一碼UNICODE是U+592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2826,UTF8:E5A4AA。
〔太〕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太的意思
太 tài ㄊㄞˋ
基本解釋
①過於。~長。
②極端,最。~甚。~平。
③高,大。~空。~學。
④很。不~好。
⑤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老伯。~夫人(舊時尊稱別人的母親)。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指事。古作“大”,後語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號,成指事字。本義:過於。
2.極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
太,大也。 《廣雅 · 釋詁一》段曰:“後世還言,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亦大也。 《白虎通 · 五行》易有太極。 《易 · 係辭》。注:“大極者。”王入太室裸。 《書 · 洛誥》太上貴德。 《禮記 · 曲禮》飲而不損茲曰太。 《後漢書 · 樊準傳》
太虛幻境(天上虛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萬物的元氣);太極(指整個世界的總和);太原;太侈(驕泰奢侈);太無(空曠虛無之境)
the greatest; the highest; maximal;
3.身分最高或輩數更高的。
太史。 《漢書 · 光武紀》。注:“史官之長也。”
太夫人;太老師;太老伯;太老爺;太母(祖母);太後(帝王的母親);太翁(曾祖父)
the more or most senior;
4.大的,廣大的。
太牢。 《左傳 · 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太倉(京城裏貯糧的大倉庫);太息(亦作“大息”。長長的歎息)
great;
5.古代記數有所超過稱“太”。
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 《史記》
greater;
6.安寧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亂離,不知太平之難。 魏源《默觚上》
peaceful;
7.亨通;順利。
命險太甚靡常,道離隆而匪易。 陸雲《九湣》
smooth;
8.與古代皇家、官家有關的 。
太尊(明清時對府的長官知府的尊稱);太府(原為官名,亦指掌管庫藏財物的官府);太常卿(漢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為太常,為九卿之一,司禮樂郊廟社稷事宜。曆代相沿,清末始廢)
about emperor and official;
名詞
◎通“台”。泰階,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
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漢書 · 揚雄傳下》惜乎不登太階,以尹天下。孔融《張儉碑》撫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雜詩六》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 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
副詞
1.過於;過分。
太區區。 《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言其太隘。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畏之太甚。 宋 · 蘇軾《教戰守》
too;
2.又。
養之太過。
太半(大半,過半);太甚(太過);會議不要開得太長;屋裏太悶熱了,你出去涼涼吧;我對這個問題太沒有認識了;他們待我太好了;這個問題確實是太重要了
太的國語辭典解釋
太 tài ㄊㄞˋ
詳細解釋
副
1.過甚。
太多、太熱、太客氣了!
2.形容程度極高(多用於肯定)。
太偉大了!、太精細了!
3.很(多用於否定)。
不太好、不太妙。
形
1.極、最。
太古、太始。
2.高或大。
太學、太空。
3.身分、輩分最高或更高的。
太老伯、太老師、太夫人。
名
◎稱謂:(1) 用以尊稱輩分極高的長輩。
祖太、阿太。(2) 參見太太條。
太的兩岸詞典解釋
太字的翻譯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allzu, äußerst, übermäßig, zu sehr (Adj), ältest, ranghöchster (Adj), höchst, allergrößt (Adj), sehr, außerordentlich (Adj), Tai (Eig, Fam)
trop, très, extrêmement
タイ タ タツ タチ ふとい ふとる はなはだ はなはだし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