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字的意思和解釋
夸
⼤部 共6畫 上下結構 U+5938 CJK 基本漢字
夸字概述
〔夸〕字拚音是(kuā,kuà,kuǎ),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夸〕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大虧)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夸〕字倉頡碼是KMMS,五筆是DFNB,四角碼是4020.7。
〔夸〕字統一碼UNICODE是U+593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2840,UTF8:E5A4B8。
〔夸〕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夸的意思
夸 kuā ㄎㄨㄚ
基本解釋
①說大話,自吹。~口。~張。~耀。~嘴(誇口)。浮~。~~其談。
②用話獎勵,讚揚。~讚。~許。
③奢侈:“貴而不為~”。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大,於聲。本義:奢侈。
2.同本義。
誇,奢也。 《說文》貴而不為誇。 《荀子 · 仲尼》。注:“奢侈也。”
誇麗(虛美浮華);誇侈(奢侈,浮華);誇恣(奢侈放縱)
luxurious;
3.通“誇”。自大;炫耀。
華言無實曰誇。 《周書 · 諡法》富有天下而不聘誇。 《呂氏春秋 · 下賢》。注:“詫而自大也。”石崇以奢靡誇人。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
誇奓(自大)
self-important;
4.大。
誇,大也。 《廣雅 · 釋詁一》誇者死權。 《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集解:“泰也。”妾誇布服,糲食。 班固《漢書》齊有狗盜之子與刖危子戲而相誇。 《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下》
誇節(大節,高尚的節操);誇談(大言,誇誇其談)
great;
5.假借為“誇”。虛,空。
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誇以名也,為其實也。 《呂氏春秋》。注:“虛也。”
empty;
6.柔弱。通“侉”。
形誇骨佳。 劉安《淮南子》
誇布(大布,粗布)
weak;
7.通“姱”。美好。
曼頰皓齒,形誇骨佳。 《淮南子 · 姱務》誇容乃理。 晉 · 傅毅《舞賦》
形誇(體形美好);誇容(美麗的容貌)
fine;
動詞
1.形聲。從言,誇聲。本義:把事情說得或做得超過了原有程度,不符合實際。
2.同本義。
自矜曰誇。 《通俗文》誇,大言也。 《字林》萬物均既誇眾矣。 《管子 · 白心》。注:“大也。”上將大誇。 《文選 · 揚雄 · 長楊賦序》。注:“誇,大言也。”伐敗。 《公羊傳 · 莊公九年》。注:“自誇大其伐。”雖勢尊衣美,不以誇賤欺貧。 《韓非子 · 解老》
誇詐(吹噓欺騙);誇誕(說話荒誕不經);誇談設嘴(吹噓;誇口);誇詡(驕傲自誇,炫耀);人人都誇他愛勞動;誇耀(驕傲自誇;炫耀);誇容(驕傲、炫耀、自誇自大之色)
flaunt; glory; show off; exaggerate; overstate; boat;
3.擴大,張大。
《春秋》謹嚴,《左氏》浮誇。 韓愈《進學解》
aggrave; magnify;
4.通“跨”( kuà )。兼有。
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 《漢書 · 諸侯王表序》
have both;
夸的國語辭典解釋
夸 kuā ㄎㄨㄚ
詳細解釋
名
1.奢侈。
《荀子 · 仲尼》:“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唐 · 楊倞 · 注:“誇,奢侈也。”
2.姓。如戰國時有仙人誇蛾。
動
1.炫耀。
《列子 · 楊朱》:“而欲尊禮義以誇人,矯情性以招名。”《史記 · 卷一〇八 · 韓長孺傳》:“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誇諸侯。”
2.稱讚、讚美。
唐 · 皮日休《惜義鳥》詩:“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誇。”
形
1.驕矜自大。
唐 · 韓愈《烏氏廟碑銘》:“盧從史始立議用師於桓。乃陰與寇連,誇謾凶驕,出不遜言。”
2.美好的。
《淮南子 · 修務》:“曼頰皓齒,形誇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說者,西施、陽文也。”
3.大。
《文選 · 左思 · 吳都賦》:“橫塘查下,邑屋隆誇。”
夸字的翻譯
extravagant, luxurious; handsome
renommieren, prahlen
exagérer, louer
カ コ ケ ク おご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