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80EA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5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51121513

lou4

7120

U+80EA

E883AA

BYS

EHNT

胪字概述

〔胪〕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胪〕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盧)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胪〕字倉頡碼是BYS,五筆是EHNT,四角碼是7120

〔胪〕字統一碼UNICODE是U+80E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3002,UTF8:E883AA

〔胪〕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胪的意思

lú ㄌㄨˊ

基本解釋

傳語,陳述。~布(宣布,陳述)。~言(傳言)。~句(上傳語告下為“”,下傳語告上為“”)。~心(陳述心情)。~唱(科舉時代進士殿試後,按甲第唱名傳呼召見。亦稱“傳臚”)。

陳列。~列。

〔鴻~〕古代官名。

腹前的肉。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肉,盧聲。本義:皮。

2.同本義。

,皮也。 《說文》革充盈。 《禮記 · 禮運》。疏:“革外之薄皮。”

skin;

3.肚腹 。

臚脹(病名。腹脹);臚腫(腹腫)

belly;

4.額頭。

七液洞流衝問。 《黃庭內景經》。務成子注:“臚間兩眉間,謂額也。”

front;

動詞

1.陳述。

,敘也。 《爾雅》於郊祀。 《史記 · 六國年表》。索隱:“陳也。”

臚敘(依次陳述);臚陳(一一陳述);臚情(陳情)

narrate;

2.報告。

風聽言於市。 《國語 · 晉語》。注:“傳也。”大行設九賓句。 《漢書 · 叔孫通傳》

臚傳(對下傳告);臚句(猶臚傳);臚唱(宋以後科舉考試,進士殿試畢,按曰第唱名傳呼召見)

report;

3.通“”。祭。

offer sacrifice to;

胪字的翻譯

arrange in order; display

abbalgen, Fell abziehen , darlegen, erklären

exposer, étaler, disposer, arra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