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字的意思和解釋
鉤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9264 CJK 基本漢字
鉤字概述
〔鉤〕字拚音是(gōu,gòu,q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鉤〕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金句)組成。
〔鉤〕字倉頡碼是CPR,五筆是QQKG,四角碼是8712.0。
〔鉤〕字統一碼UNICODE是U+926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7476,UTF8:E989A4。
鉤的意思
鉤的國語辭典解釋
鉤 gōu ㄍㄡ
詳細解釋
名
1.形狀彎曲,具有探取、懸掛、連接等功能的器具。
釣鉤、掛鉤。
2.武器名。古代一種似劍而彎曲的兵器。
《漢書 · 卷七六 · 韓延壽傳》:“延壽又取官銅物,侯月蝕鑄作刀劍鉤鐔。”
3.一種末端彎曲的書寫筆法。
4.姓。如宋代有鉤光祖。
動
1.用鉤子掛住拉起。
衣服不小心被鉤住了。
2.更改、變動。
《後漢書 · 卷四六 · 陳寵傳》:“寵又鉤校律令條法,溢於甫刑者除之。”
3.扣留。
《後漢書 · 卷二七 · 吳良傳》:“車府令徐匡鉤就車,收禦者送獄。”
4.描繪。
鉤出輪廓來。
5.編織、縫紉。
鉤圍巾、鉤邊。
形
◎彎曲的。
《戰國策 · 西周策》:“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
鉤鼻子。
副
◎停滯、逗留。
鉤留。
鉤的兩岸詞典解釋
鉤 gōu ㄍㄡ
詳細解釋
1.鉤子;鉤兒。呈彎曲狀,具有探取、懸掛、連接等功能的器具。也作“鉤兒”。
釣鉤、釣鉤兒、掛鉤兒、鉤爪兒。
2.被鉤子或尖銳物係絆或拉扯。
衣服被樹枝鉤住、絲襪不小心鉤破了。
3.用鉤子鉤住後拉起。
把東西從洞裏鉤上來。
4.《書》探求。
鉤沉、鉤玄。
5.彎曲的。
鉤月、鷹鉤鼻。
6.描繪。
鉤勒。
7.(用帶鉤的針)編織;縫紉。
鉤針、鉤邊、鉤圍巾。
8.一種末端彎曲的書寫筆法,分為橫鉤(如“欠”之第二畫)、豎鉤(如“丁”之末畫)、折鉤(如“考”之末畫)、彎鉤(如“狄”之第二畫)、斜鉤(如“戈”之第二畫)、臥鉤(如“心”之第二畫)等類。
9.鉤型符號,寫作“ˇ”,用來表示挑選出來的或正確、對的。∥台⃝也作“鈎”。
10.姓。
鉤字的翻譯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Haken, Bügel
crochet, faucille, unir, influencer, séduire
グ コウ ク かぎ か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