鲝字的意思和解釋

zhǎ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9C9D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4 畫

6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43111335251211

zhǎ

zaa2

8010.6

U+9C9D

E9B29D

TQNWM

UGQG06 UQGF98 UDQG86

鲝字概述

〔鲝〕字拚音是(zhǎ),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鲝〕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魚)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鲝〕字倉頡碼是TQNWM,五筆是UGQG06 UQGF98 UDQG86 ,四角碼是8010.6

〔鲝〕字統一碼UNICODE是U+9C9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093,UTF8:E9B29D

〔鲝〕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鲝的意思

zhǎ ㄓㄚˇ

基本解釋

醃魚。亦作“”。

詳細解釋

名詞

1.同“”。鹽醃的魚。

,藏魚也。南方謂之鮼,北方謂之 《說文》

salted fish;

2.同“” 。鮺草灘,地名,在四川。

waterweed;

鲝字的翻譯

minced and salted fish; a place in Si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