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èng zhēng

⽌部 共5畫 上下結構 U+6B63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5 畫

1 畫

上下結構

指事字

12121

zhèng,zhēng

zing3

1010.1

U+6B63

E6ADA3

MYLM

GHD

正字概述

〔正〕字拚音是(zhèng,zh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正〕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一止)組成,造字法是指事字

〔正〕字倉頡碼是MYLM,五筆是GHD,四角碼是1010.1

〔正〕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6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491,UTF8:E6ADA3

〔正〕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正的意思

zhèng ㄓㄥˋ

基本解釋

不偏斜,與“”相對。~午。~中( zhōng )。~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當( dāng )。~派。~楷。~規。~大光明。~言厲色。撥亂反~。

合於道理的。~道。~確。~義。~氣。

恰好。~好。~中( zhōng )下懷。

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他~在開會。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相對,與“”相對。~麵。~本。

純,不雜。~色。~宗。~統。純~。

改去偏差或錯誤。~骨。~誤。~音。~本清源。

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指失去電子的,與“”相對。~電。

大於零的,與“”相對。~數( shù )。

姓。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麵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麵是足(止),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本義:不偏斜,平正。

2.同本義。

席不不坐。 《論語 · 鄉黨》有繩不以 《呂氏春秋 · 君守》。注:“正,直也。”稍稍坐。 《虞初新誌 · 秋聲詩自序》泰山南。 清 · 姚鼐《登泰山記》則無景。 清 · 龔自珍《病梅館記》斫其正。

正門;正廳;正殿;正宮;正所兒(正屋);正陽(日中之氣);正鋒(中鋒);正院(正中的院子);正分(正半,恰好一半);正脅(三分牲牛之脅,中脅為正脅);正位(中正之位);正東;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端莊的情態)

central;

3.圖形各邊、角都相等 。

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正方形;正多邊形;正方體。

regular;

4.正直,正派。

平心持 《漢書 · 李廣蘇建傳》

正人君子;忠正;廉正;正明公道(正大光明,不偏私);正明交易(正大光明的事);正士(正直之士);正人(正直的人;品行端正的上等人)

honest; upright;

5.純正不雜(多指色、味)。

古書之 唐 ·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正而不至焉。赤如丹。(純紅得像朱砂。:純;丹:朱砂。) 清 · 姚鼐《登泰山記》

正一(純真之一);正意(純正的心誌);正黑(純黑色);正風(純正的民歌;純正的風氣);正性(純正的稟性);正味(純正的滋味);正青(純青)

pure;

6.作為主體的,與“”相對。

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 方苞《獄中雜記》

正職;正角;正團長;正房大院(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較大活動場所);正賦(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main;

7.正當;合適。

雖成敗事異,而同居號者,竝列於篇。 《後漢書 · 皇後紀序》名不則言不順。 《論語 · 子路》

正號(正當的名號);正條兒(比喻正經、非淫亂之事);正用情借(正為有正當用途托情借債)

fair;

8.有關正電,由正電組成,或帶正電 。

正電子;正離子。

positive;

9.代數上為正號;大於零的 。

正數;正號。

plus;

10.正點 。

十二點正;正午。

sharp; be punctual in time;

11.正麵,麵對觀察者或對手的一麵。

從搭連中取出個反兩麵皆可照人的鏡子來。 《紅樓夢》

這張紙正好都很光潔。

obverse side;

動詞

1.通“”( zhěng )。使正;整理;端正。

立必方,不傾聽。 《禮記 · 曲禮上》正爾容。冠而纓絕。 《莊子 · 讓王》

正家(端正家風);正襟(端正衣襟);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rectify;

2.整治。

居者思其家,行者樂出其途。 柳宗元《全義縣複北門記》

正世(整治世道);正域(整治封疆);正治(治理;整治)

renovate;

3.糾正;改正,匡正。

晉國。 《國語 · 晉語》法則,選賢良。 《荀子 · 王製》政以治民,刑以邪。 《左傳 · 隱公十一年》就有道而焉。 《論語 · 學而》身以黜惡。 唐 ·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正曆(改訂曆法);正訂(訂正;改正著作中的謬誤);正俗(匡正風俗);正曲(矯正枉曲);正主(匡正君主)

correct;

4.正法,治罪。

賊殺其親,則之。 《周禮 · 夏官 · 大司馬》

execute;

5.決定,考定。

以土圭日景。 張昭遠《舊唐書》

decide;

名詞

1.官長;君長。

昔先保衡,作我先王。 《書 · 說命下》

正受(編製以內的官員);酒正(酒官之長)

officer;

2.正常情況,正命,正常壽限。

百歲之命,是其也。 王充《論衡》

normal age at death;

3.嫡長子,與“”相對。

諸侯與而不賢也。 《穀梁傳》

wife's elder son;

4.妻,舊時代敬稱人妻為“令正”。

不得登用妾媵以為嫡 房玄齡《晉書》

正頭娘子(正妻;大娘子);正頭妻(正式的、合法的妻子);正夫人(嫡妻,正房夫人);正嫡(正室,嫡妻;又指正室之子)

wife;

5.道理,規律。

盡璿機之 《後漢書 · 張衡傳》

reason; law;

6.通“”。政治,政事。

有不貢士謂之不率者。 《尚書大傳 · 皋繇謨》古者文武為均分。 《墨子 · 兼愛下》雖天子三公問 《荀子 · 大略》

politics; political affairs;

7.通“”。憑證,證據。

必有焉。 《儀禮 · 士昏禮》指九天以為兮。 《楚辭 · 離騷》指蒼天以為 《楚辭 · 九章 · 惜誦》

evidence; proof;

8.姓。

副詞

1.正好,恰好。

六合相應。 《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正稱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懷);正沒理處(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正未有艾(正無窮期);正如你所說的;大小正合適;正要(剛要;正預備)

just; precisely;

2.表示動作、狀態的進行,持續,正在。

中兒織雞籠。 宋 · 蘇軾《浣溪沙》見王夫人和 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 《紅樓夢》

正然(正在);正下著雪。

in process of; in course of;

3.僅;隻。

乃自吳尋二 陸, 平原不在,見 清河。 《世說新語 · 自新門》

only;

4.端正地。

賓客意少舒,稍稍坐。 《虞初新誌 · 秋聲詩自序》

regularly; upright; straight;

5.方,剛剛。

我思舜,鬱 陶。 《史記 · 五帝本紀》

just now; exactly; just;

6.公然;顯然。

告天下。 《史記 · 蘇秦列傳》

openly;

7.總是。

何以善人少而惡人多。 《世說新語》

always;

代詞

1.這麽;這樣。

今年怎利害? 《老殘遊記》

怎正大;怎正多。

so; this way;

2.另見 zhēng。

zhēng ㄓㄥ

基本解釋

〔~月〕農曆一年的第一個月。簡稱“”,如“新~”。

詳細解釋

名詞

1.農曆一年的第一個月。

,歲之首月,夏以建寅月為, 殷以建醜月為,周以建子月為 《集韻 · 清韻》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2.箭靶的中心。

終日射候,不出兮。 《詩 · 齊風 · 猗嗟》

bull' s eye;

3.引申為目標。

刑(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若匿。 《馬王堆漢墓帛書》

target;

動詞

1.通“

2.征稅。

其貨賄。 《周禮 · 地官 · 司門》。鄭注:“正,讀為征。”唯加田無國 《周禮 · 夏官 · 司勳》鹽筴。 《管子 · 海王》。李哲明雲:“正,稅也,正、征古字通用。”

levy;

3.出兵,征討。

予畏上帝不敢不 《書 · 湯誓》故諸侯服而無 《管子 · 山至數》司馬弗 《禮記 · 燕義》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4.另見 zhèng。

正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èng ㄓㄥˋ

詳細解釋

1.合於規範的、合於法則的。

正道、正路。

2.不偏斜。

《論語 · 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正中、正午。

3.精純不雜的。

《韓非子 · 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

純正、正紅色。

4.與“”相對。

正麵、正方。

5.與“”相對。

正本、正刊。

6.與“”相對。

正門、正廳。

7.與“”相對。

正數、正電。

1.修改錯誤。

《論語 · 學而》:“就有道而正焉。”

修正、訂正、糾正。

2.整理。

《論語 ·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隋書 · 卷五八 · 李文博傳》:“夫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3.分析、明辨。

《論語 · 子路》:“必也正名乎!”

1.恰巧、剛好。

《北史 · 卷七〇 · 劉璠傳》:“行本怒其不能調護,每謂三人曰:‘鄉等正解讀書耳。’”

正好、正是、正中下懷。

2.表示動作在進行的狀態。

《文選 · 曹植 · 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外麵正下著傾盆大雨。

1.長官、主事者。

《禮記 · 王製》:“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

裏正、村正。

2.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正常。

zhēng ㄓㄥ

詳細解釋

參見“正月”條。

正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èng ㄓㄥˋ

詳細解釋

1.方向或位置不偏不斜;位置在中間的(與“”、“”相對)。

正南、這根旗杆豎得不正、坐在正當中。

2.合乎一定標準的。

正體、正式、正步。

3.正直的;正當的。

正人君子、行得正、正派、正理。

4.(色、味)純而不雜。

正紅色、味道很正。

5.放正,使不歪斜。

把領帶正一正、正冠捋(ㄌㄩˇ lǚ)髯。

6.使思想行為端正。

正人先正己、嚴懲剽竊,以正學風。

7.把錯誤的改為正確的。

正音、正誤、勘正、更正。

8.主要的;作為主體的。

正職、正課、正餐。

9.狀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當修飾語:

10.(1)表示動作在進行中或狀態在持續中。

他正發言呢、倆人聊得正歡。

11.(2)表示時間、數量、順序等正合適,相當於“剛好”、“恰好”。

要出門,正趕上天晴了、鞋大小正合適、正巧。

12.(3)加強肯定語氣,略相當於“”。

差別正在於此、這正是我最愛聽的那出戲。

13.正麵的(與“”相對)。

一紙兩用,正麵答題,反麵寫算式。

14.數學上指大於零的;電學上指失去電子的(與“”相對)。

正數、正極。

15.時間不早不晚,恰在某時點或恰在某時段的正中。

正午、正點到站。

16.幾何圖形的各條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多邊形。

17.姓。

zhēng ㄓㄥ

詳細解釋

正月。

新正、正旦(農曆正月初一)。

正字的翻譯

right, proper, correct

(jetzt)​ gerade, hauptsächlich, echt (Adj)​, aufrecht (Adj)

premier mois de l'année lunaire, droit, positif, correct, justement, précisément

セイ ショウ ただしい ただす まさ ただ まさに かみ たと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