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字的意思和解釋
除
⻖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9664 CJK 基本漢字
除字概述
〔除〕字拚音是(chú,zhù,sh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除〕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餘)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除〕字倉頡碼是NLOMD,五筆是BWGS06 BWGS98 BWTY86 ,四角碼是7829.4。
〔除〕字統一碼UNICODE是U+966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500,UTF8:E999A4。
〔除〕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除的意思
除 chú ㄔㄨˊ
基本解釋
①去掉。~害。~名。~根。鏟~。廢~。排~。~暴安良。
②改變,變換。歲~(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夕。
③不計算在內。~非。~外。
④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是“乘”的反運算。~法。
⑤台階。階~。庭~。
⑥任命官職。~拜(授官)。~授。~書(授官的詔令)。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阜,餘聲。從“阜”,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本義:宮殿的台階。
2.同本義。
除,殿階也。 《說文》。按,階級如山石之高下,故從阜。自前殿南下椒除。 《漢書 · 王莽傳》登自東除。 張衡《東京賦》苔痕上除綠,草色入簾青。 劉禹錫《陋室銘》
steps of palace;
3.一般建築的台階。
扶輦下除,觸柱折轅。 《漢書 · 李廣蘇建傳》
steps leading to a house;
4.泛指台階。
聽事前除,雨後猶濕。 《世說新語 · 政事》除謂之階。 宋 · 李誡《營造法式》
step;
動詞
1.拜受官位。
初除之官。 《漢書 · 景帝紀》。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除授(授予[官職]);除召(為任官而被召);除官(授官,除去舊職以任新職)
confer a official;
2.清除,去掉。
除惡務本。 《書 · 泰誓》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戰國策 · 燕策》
根除(徹底鏟除);除惡務盡(清除邪惡勢力,務必徹底);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eliminate; get rid of;
3.修治、修整。
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張溥《五人墓碑記》
repair; mend;
4.打掃。
由帥其屬而修除。 《周禮 · 典祀》
除舍(打掃房舍);除宮(打掃宮殿。比喻宮廷更換主人)
sweep; clean;
5.誅滅。
誅亂除害。 《史記 · 秦始皇本紀》
除殘祛暴(驅除殘暴邪惡勢力)
exterminate;
6.算法的一種 。把總數折為若幹分。
除法(數學名詞。算術中四則運算之一。其符號為÷。例如30÷6=5即為簡單的除法)
devide;
副詞
1.不計算在內。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 袁枚《祭妹文》
除他以外,我都認識。
besides; except; with the exception;
2.常跟“还”、“又”、“也”等配搭,表示在此之外,還有別的 。
一天到晚,他除了工作,就是學習。
except;
除的國語辭典解釋
除 chú ㄔㄨˊ
詳細解釋
動
1.去掉。
鏟除、掃除、為民除害、排除萬難。
2.免掉舊官職,任命新官職。
《文選 · 李密 · 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 · 第一回》:“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都尉。”
3.更易、更換。
除歲、爆竹一聲除舊歲。
4.整治、修治。
《漢書 · 卷六五 · 東方朔傳》:“舉籍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畝,及其賈直,欲除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
5.用一數把另一數分成若幹等分。
六除以二等於三。
名
1.台階。
《漢書 · 卷九九 · 王莽傳下》:“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唐 · 杜甫《南鄰》詩:“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2.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即除法。
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方法。
連
◎表示不計算在內。
除非、除了教書外,晚上他還在大學進修。
除的兩岸詞典解釋
除字的翻譯
eliminate, remove, except
beseitigen, entfernen; dividieren, teilen (V)
excepté, à part, en plus de, outre, supprimer, éliminer, diviser
ジョ ジ チョ ヨ ショ のぞく はらう